扶贫车间进家门 留守妇女成“上班族”

在观音湖区熊畈村,村民变身产业工人,成为“拿工资”的“上班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脱贫攻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这一切都要从村民汪杏兰说起,原来汪杏兰夫妻二人都在外务工,但由于不放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便回家照顾家庭。

观音湖区熊畈村村民 汪杏兰:以前在武汉做事,孩子没人带,上晚自习没人做饭。

为了能就近务工还能兼顾家庭,她便争取老板理解,将原材料拿回家加工。村民得知这一情况都来找她,希望能和她一样在家里按点上班。于是她便向厂家争取加工设备,在家里建起了小型“扶贫车间”。

观音湖区熊畈村村民 汪杏兰:后来老板同意了就送了点设备过来,吊了顶,管委会(工作队)的领导想着我们蛮热,就给我们送了一台空调。现在把我自己的家变成了车间,嫂子们来上班的越来越多了,按时间上下班。

早晚接送孩子,农忙回家耕种,上班时间自由,不大的车间每天都被围得满满当当,很受村民欢迎。

观音湖区熊畈村村民 管凤仙:以前都喜欢打牌,现在也不打牌,在这儿做衣服,改善经济收入。

观音湖区熊畈村村民 黄艳珍:没有其他收入,只是种了点田,现在有点事做,一个月增加千把块钱,能补贴一下家用。孩子都大了,在家里带一下孙子、种下田,在这里做事生活蛮充实,嫂子们一起做事蛮开心,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这种代加工模式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又为当地贫困劳动力和留守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让留守儿童不再远离父母,空巢老人有依靠,留守妇女有工作,贫困户在家门口能就业,真正实现了当地群众照顾家庭与上班挣钱“两不误”,趟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新路子。


(作者:周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