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之光在大山绽放

“孩子们,早上好啊!你们都很棒,每天都积极、按时到校上课,给你们点赞!”7月16日早上7点多,在孝昌县小河镇中学校门口,两名大学生支教教师喜笑颜开地迎接留守学生们前来上课。

今年暑假,武汉工程科技学院11名热爱教育事业的“00后”大学生,组成楚风汉韵支教团队来到小河镇中学进行暑假社会实践,开展为期16天的义务支教活动,让这里的留守孩子们过一个别具特色的暑假。

授课:为留守孩子打造专属课堂

楚风汉韵支教团队的队长袁沐洋,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二学生,也是小河镇人。“此次义务支教的课程,我们采用‘1+8+2’的方式进行。”袁沐洋告诉记者,“1”就是在乐器、绘画、手工、书法四门素质拓展课中,留守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门进行学习;“8”就是由汉服、心理健康、传统节日、大学生活、诗词鉴赏等8门兴趣选修辅课组成;“2”就是在每天下午对留守学生的数学、英语两门课程进行针对性解答。

在不同的教室,乐器、绘画、手工、书法等4门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孩子们认真听讲、努力学习。

优美中略带生涩的曲调,从乐器教室中传出。“老师,我拿乐器的姿势对吗?”“老师,你听听,是这样吹吗?”……孩子们时不时询问授课的大学生支教老师。“大家练习得很好!”得到肯定答复后,孩子们学得更起劲了。“孩子们学习的曲目是《送别》的乐器合奏,我们支教结束后将举办文艺汇演,孩子们会把《送别》搬上舞台。”袁沐洋自豪地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的进步很大。

绘画课上,支教老师描述了绘画的大概步骤与易错细节。随后,孩子们分组筹划,共同协助创作各自小组的红色作品。一笔一划中,诉说着党史历程、红色故事的线条在勾勒中展现了孩子们的敬畏之情。

手工课、书法课的教室里,孩子们兴致盎然,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手工剪纸作品、一幅幅一气呵成的书法作品,令他们爱不释手,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袁沐洋介绍,此次深入乡村开展义务支教活动,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放飞少年中国梦”为主题,利用青年学子所学的知识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家访:每个孩子都像是一束火苗

要想更多地了解留守学生,家访成了楚风汉韵支教团队课后的必修课。

书架上摆满各类名家著作,墙上贴着十多张奖状,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慧慧邀请大家参观她的房间。慧慧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已成年的姐姐照顾她的生活。“慧慧从上学以来就担任班干部。”家访中,慧慧的姐姐告诉支教队员们,慧慧严格要求自己,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我希望以后考上大学,当一名老师。”梦想的种子早在慧慧心中埋下。大家鼓励慧慧努力学习,做一个自信勇敢、阳光向上的女孩。

佳佳借住在外婆家,由舅舅舅妈照顾,懂事的她时常帮着舅舅舅妈分担家务,做饭、洗碗、洗衣服等家务事,她像一个小大人一样能干。即便家庭困难,佳佳也不曾有过自暴自弃的想法。每天,她做完家务事后都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希望你对待生活、学习能从一而终保持饱满的热情。”队员们勉励佳佳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现在的窘境,带着自信、乐观、开朗奔向未来。

自7月7日起,袁沐洋便带着队员们分批走访留守孩子,每到一家,都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学习情况。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束火苗,让队员们看到了希望。“作为支教老师的我们,希望留守孩子能坚定信念、保持初心、不畏艰苦、砥砺前行。”袁沐洋借用鲁迅说过的话鼓励孩子们,“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初心:为家乡基础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袁沐洋的小学时光是在小河镇度过的,曾经有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女教师担任他的语文课老师兼班主任,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默默为山区的乡村教育坚守了15年。”回忆往事,袁沐洋话语真诚,动情地说道,“我希望有朝一日也能为自己家乡的基础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5月中旬,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下发了2021年暑期“三下乡”团队报名通知,袁沐洋第一时间找到校团委相关老师询问组建相关事项。在校团委指导下,袁沐洋与谭秋、周桧组建了楚风汉韵支教团队,并招募热爱教育的同学一起投身基层教育。

从招募队员到团队初试,直至校级“三下乡”团队选拔,袁沐洋带领楚风汉韵支教团队从 23 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 2021 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13支校级团队之一。

经过袁沐洋多次推荐以及与小河镇政府沟通,团队最终将小河镇中学作为支教点,支教时间为7月6日至7月21日。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困难是有的,但我们始终保持乐观,仍以饱满的精神去面对支教的相关工作。”作为队长,袁沐洋总会耐心地安慰团队成员,倾听他们的诉说,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为了购买支教所需的教学器材,团队前期组织队员一起参加跳蚤市场摆摊,将自己闲置的物品进行拍卖并收集矿泉水瓶进行出售。出发后,每位成员又投入750元作为教学经费,购买葫芦丝、颜料、笔墨纸砚、彩纸等各类教学器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支教期间,每天17点半,袁沐洋、周桧、谭秋带领队员们进行总结,并分配第二天的个人任务,要求每位队员于前一晚编写教学大纲,对孩子们进行详细的课程跟踪。

支教结束当天,将举办文艺汇演,孩子们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节目中。“文艺汇演既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是检阅我们的支教成果。”袁沐洋的眼神中有着淡淡的离愁,但更多的是期待,“大山的孩子,我们都很牵挂。我会组织支教团队继续开展支教活动,让大山的孩子不再孤单,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