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太子米”,金字招牌盼重塑!

孝昌太子米曾以优良品质扬名汉口。上世纪90年代,孝昌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太子米,却因品牌杂乱、市场竞争无序等原因,一度陷入“夹生”境地。乡村振兴背景下,孝昌大力整合品牌,规范市场竞争,期待再次擦亮太子米金字招牌。


■ 昔日名扬汉口


杨志辉至今都还记得,当年一到太子米丰收时节,他爷爷就会挑着米到汉口港附近的米市去卖,十分俏销。“只要一听是邹岗的太子米,对方二话不说就买了。”


孝昌太子米,色亮、味香、口感好,历史上曾是朝廷贡米,也是全国五大优质米之一,其中以邹岗镇牛迹山附近出产的最为正宗。


太子米虽质优,但产量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提高太子米产量,孝昌曾举全县之力推广种植太子米,吸引了不少资本投向太子米,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返乡创业。

杨志辉,80后,孝昌县民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2年,他从深圳回到家乡邹岗镇,流转土地,开始种植太子米,目前已有800亩。



“牛迹山三面环湖,有其独特的‘小气候’,并且土壤含锌,是太子米的原产区。”夏朝晖成立的孝昌县光辉种植专业合作社就位于牛迹山脚下的牛迹村。

2012年,看到村里不少人出去务工,原本种植太子米的田地都被抛荒,夏朝晖回到家乡,试种太子米。10年间,从30亩扩种到1600亩,该合作社去年仅太子米销售额就达380万元。



同样被太子米吸引回乡的,还有“80”后兄弟付鹏程、付鹏志。2015年,两兄弟从东莞回到邹岗,创立双鹏家庭农场,主要培育“太子米”种苗,同时也注册了“陈田村”等太子米品牌,去年该农场太子米销售收入达170多万元。

目前,在孝昌从事太子米种植、加工、销售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有20多家。


■ 太子米的品牌之困


“我不愿意注册品牌。”种植太子米近10年,杨志辉的合作社并未给自产自销的太子米注册品牌。他坦言:品牌太多、太杂,注册了也是白搭。


2009年,太子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孝昌开始打造太子米区域公共品牌。在区域公共品牌下,企业品牌“百花齐放”。杨志辉说,只要是卖米的,一家注册一个品牌,光企业品牌就有上百个。


缺少品牌,太子米就走不上更大的舞台。但品牌多,也让太子米走出孝昌举步维艰。

品牌杂乱,首先就会引发市场质疑。“到底哪家才是正宗的太子米?”杨志辉说,在销售过程中,他经常要面对此类疑问,却也无力给出答案。


随之而来的还有相互压价。太子米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价格也较高,但有些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互相压价。“压价只会大大折损太子米的品牌价值,对产业的长远发展不利。”杨志辉说。

同类产品品牌多,也意味着企业、合作社在宣传时,需要耗费更多精力去推广品牌,抢占市场。付鹏程表示,该合作社的太子米在孝昌名气不错,但始终未能走出去,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精力去做品牌宣传。“如果能借助已有名气的品牌,走出去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在采访中,杨志辉、夏朝晖等人都表示,由于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他们销售的太子米,都是借助当地商会或依靠自身人脉,并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竞争。


■ 期盼“龙头”引领


“希望整合品牌,统一商标,合力发展太子米。”这是杨志辉、付鹏程、付鹏志等一帮“80后”新农人的共同心愿。


今年,孝昌乡村振兴“三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太子米产业,着力将“太子米”打造为全省知名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鑫波米业、景农农业、光辉合作社等建设太子米加工厂,提高太子米加工产能和质量。树立品牌一盘棋意识,立足产业建品牌,立足主体建品牌,立足全域整合品牌,形成太子米区域公共品牌。

看到方案,这帮“80后”新农人有期待,但也有隐忧——整合品牌,谁来整合?怎么整合?


杨志辉有意牵头,主动联系粮食和农业部门,申报相关项目支持,打造统一品牌整体营销。但,另外几家合作社并不完全认同:大家实力悬殊不大,且在产业链中各有所长。“如果整合后不能比之前更好,谁愿意被整合?”付鹏程向记者抛出了他的担心。

针对此担忧,记者从邹岗镇镇政府了解到,该镇正在计划引进龙头企业,整合太子米品牌。


此外,孝昌县也将组建太子米行业协会,制定太子米品牌整合实施方案,推动孝昌“太子米”品牌创建,并在全县遴选鑫波农业公司等16家企业作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建设主体,汇聚社会力量合力做强太子米产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