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匠樊月东的雕刻人生

55岁的樊月东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人,在村里做了30多年石匠。磨山石艺是孝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樊月东是磨山石艺传承人。


图为磨山石艺传承人樊月东。新华网刘晓丽 摄


磨山村因出产石磨而得名。因丰富的石料资源,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青壮年绝大多数都在山上“打石头”,村里打石磨的石匠达200多人。说起磨山的石磨,樊月东脸上露出小小的骄傲。“磨山的石器曾经辉煌了几十年,石磙、石磨、石锁、石狮、猪槽、马槽等石器,销往湖南、山东等地,往北走最远销到满洲里和黑河。”

图为樊月东的部分作品。新华网刘晓丽 摄


最初,樊月东做石匠更像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樊月东的爷爷、两个伯父都是石匠。17岁时,他就跟着长辈拿起了锤子和錾子,聪明有悟性的他很快就上了手。樊月东以很快的速度做了三副石磨,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石磨做好之后被泼了一盆冷水,湾里收石磨的看不上,不收。樊月东认真思考之后决定潜心跟长辈学手艺,绝不图快。


“有些人一天就可以打一副石磨,我到现在打一副都花上四到五天。我父亲跟我说,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光追求快,要肯花时间。”樊月东说。


“石匠无样,越打越像。”在磨山,好石匠是什么样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石匠出活一部分靠悟性,一部分靠经验的积累,一件好的石器也考验着石匠的创新力。

图为樊月东在石槽里养花。新华网刘晓丽 摄


早年的石器,多为日常生活所用,石槽、石磙等制作更多的是看获取石材的大小,并没有固定的尺寸,工序复杂的当属石磨了。石磨分磨盘和磨坨两扇,有相对固定的尺寸,大的下盘2.4尺,上砣1尺8寸,通过套牲口拉动碾磨粮食,一般用手推动的家用石磨下盘1.1尺,上砣7寸,或者下盘1尺,上砣6寸。现在,石磨越做越小,越来越精致。

图为樊月东使用的工具。新华网刘晓丽 摄


做一套石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樊月东凿石磨的工具主要有錾子、硬轴筋、扁錾、多用锤、砍子、敲锤和勾子等七种,这些工具各有各的用处,錾子用来整石胚,硬轴筋用于铺齿和起线,扁錾则用于平整和抛光,铁丝制作的勾子相当于圆规的功能。正式凿石磨前,需要去山上取料,根据经验从露出一个头的蛛丝马迹中找到想要的石材,把它挖出来,凿掉废料,再把大料盘下山凿制。


一副完整石磨毛料盘回后,先用锤子和錾子整胚,将毛料边角去掉,大的改小,再用勾子起线,在胚料上画圆确定磨盘或磨砣的大小,再用敲锤捡平,用扁錾錾上口和下口,起角成圆,再在底盘上掏槽。为了美观,樊月东常常还会在上盘上雕一个花卉等图案。

规划毛料用途。新华网刘晓丽 摄

樊月东将毛料去边角改小。新华网刘晓丽 摄

用勾子起线。新华网刘晓丽 摄

用敲锤捡平,錾子凿成石磨下盘轮廓。新华网刘晓丽 摄

精雕细琢。新华网刘晓丽 摄

石磨底盘初步做成。新华网刘晓丽 摄

一副完整石磨。新华网刘晓丽 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副石磨可以卖3块钱。那时有句俗语“早上没饭吃,晚上有肉吃。”讲的就是石匠通过石磨极大改善生活的状况。岁月流逝中,樊月东对石匠这门手艺渐渐琢磨出了新的乐趣,小到精巧的茶壶,大到挂满半面墙的装饰画都从他的手下一件一件凿出。

樊月东制作的石刻装饰画。新华网刘晓丽 摄


因为破坏环境,2015年,村里采石场关停。樊月东说,磨山村专业做石匠的一度不超过3人,一是机械化生产的石器又快又便宜,做石匠赚不来什么钱,二是凿石的粉尘伤身体,早些年许多石匠都有肺部职业病。对此,樊月东感到心疼,他担心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在他这一辈就断了。同时,令他感到欣喜的是,磨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让磨山石头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石艺装饰下充满文艺气息的磨山村。新华网刘晓丽 摄


2016年,磨山村转变思路,以石为基发展特色旅游。村里石墙、石路、石像遍布,石匠并没有被遗忘。村里的石艺博物馆、石艺广场、村史馆处处陈列着樊月东的作品。


“县里、镇里领导很关心磨山石艺的未来,经常来找我谈心,也帮我们宣传,希望我们把这门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樊月东说。磨山村转型发展特色旅游,所有与石头相关的作业都由村民完成,一些石匠已经捡起了旧业。


现在石匠手工打的石器很少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多数是用来做摆件、装饰品。“人工做的有灵气,每一件每一个地方都是手摸出来的,有石匠的心血在上面,市场还是很大的。”樊月东对磨山石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