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7万元,这个老汉是怎么做到的?

“呦——呦——呦——”

随着刘常广一边撒饲料一边唤,

成群的鸡子昂着头,

一个个欢快地赶过来。

喂鸡、放牛、扯猪草……

早上6点起床的刘常广,

总有忙不完的活儿、使不完的劲儿。


今年64岁的刘常广,孝昌县陡山乡进锋村贫困户,一名退伍老兵,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获三等功,因在一次战斗中腹部中弹,落下三级残疾。


1980年,刘常广退伍还乡。此时,家中困难重重: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母亲体弱多病,3个弟弟尚未成年。为了照顾家里年幼的弟弟们,他放弃了志愿兵的机会退役回到陡山。婚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患侏儒症,小儿子4岁时就因病身亡。因旧伤刘常广不能干重活,妻子也体弱多病,家庭一直很困难。2004年冬天,善良的刘常广从路边把一名被遗弃的女婴捡回了家,家里多了一口人,日子更加艰难。为了生计,刘常广开过“麻木”,种过田,也出去打过工。


2014年刘常广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刘常广开始发展养殖业。


然而,

在山场边建房,建猪舍、牛舍,

还要买种苗,

没有资金,怎么办?


村干部帮他联系到他的老战友,战友们了解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一共筹集了7万元。刘常广开始在山上搭棚建房,发展养殖产业。

为了节省开支,房屋下地基、建牛棚猪舍都是刘常广自己做的,只在盖瓦时,请了几个师傅帮忙。敲敲打打,近一年才把住房和4间牛棚猪舍建好。


2016年春,刘常广买了3头母牛、7只羊、4头猪、1000只鸡仔和20多只鸭仔,开始搞养殖。


经过全家人一年多的努力,饲养的家禽和牲畜卖出了好价钱,家庭收入大大增加。


通过自主创业逐步摆脱贫困后,刘常广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并婉言谢绝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

刘常广说,党和政府这么好,建房给危房改造资金,每月发参战优抚金,儿子办了低保,他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女儿上学还享受教育补助。“组织没忘记我,愿意帮我,哪还能再伸手要钱呢?人活一分钟,奋斗六十秒,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


2018年,刘常广计划扩大母牛养殖规模。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里帮他申请了扶贫项目资金10万元。去年,刘常广卖了3头牛,赚了2万多元,加上7头猪、鸡鸭和庄稼,共收入7万多元。


如今,刘常广养殖了9头牛、1头母猪、200多只鸡、40余只鸭,还种植了7亩水稻和红薯。


“稻子赚了6000多元,牛年底可以出栏,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刘常广笑着说。


脱贫不忘感恩。疫情期间,有着40年党龄的刘常广,大年初二便将自己积攒的1000元现金送到驻村干部手中,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能为抗疫出点力。

党和政府给了我温暖,我必须要争光!


刘常广坚定地说,

要勤劳苦干,

传帮带教儿子搞好养殖,

把女儿教育好、考上大学,

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