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鹏飞:跨越千里的驻村扶贫之路

中国铁物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干部孟鹏飞,跨越千里,从首都北京来到湖北孝昌驻村扶贫,在担任松华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1000多个昼夜里,他牢记中国铁物党组织的嘱托,满怀基层群众的期盼,心系淳朴乡亲,投身孝昌脱贫攻坚战,带领184户贫困户607人如期脱贫奔小康。

“过节了,我给你拿点月饼,中秋节,吃月饼……”像往常一样,孟鹏飞抽空就来看看贫困户陈兰芳老俩口,有时给他们带点水果,眼下正值中秋,又给他们送来月饼。

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村民陈兰芳说,孟书记在我们这里几年,对我们照顾的太好了,要是走的话我们还舍不得,我们有什么他都帮忙做,像我们的家人一样。

陈兰芳和爱人谈华君是松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人都患有心脏病,守着几亩薄地,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谈华君搭上政策顺风车,养起了蜜蜂,有了稳定的收入,为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提供了保障。

“我们以前养蜜蜂没有技术,都是孟书记他们派技术员来给我们指导,我们养蜜蜂上面有补贴,蜜蜂越养越多,蜂蜜,孟书记和村干部帮我找销路,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每年光蜜蜂这块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多元。”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村民谈华君说。


“现在党的政策好,我相信我们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陈兰芳说。

在松华村,还有很多像谈华君一样的贫困户,借助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实现了脱贫。孟鹏飞也通过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

“孟书记实在是特别实诚,特别特别好,他走到哪个地方,我们村的人都认识他,都喜欢他。我老公不是他扶贫的范围内,出了事,他也是买了东西到我家来慰问。特别特别感谢,老是在我心里记着。”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村民李友华说。

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村民刘桂玲说,我因为内风湿,不能走路,有急事电话一打他就过来给我帮忙,帮孩子买书,有时候开家长会,有时候帮忙买东西、买药,还帮孩子申请了教育补贴。

孝昌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11月,中国铁物与孝昌县建立了定点扶贫结对关系,一批批中国铁物派驻干部千里迢迢坚定地投身于孝昌脱贫攻坚一线。2017年,孟鹏飞主动申请离开北京,来到偏远的湖北省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他的驻村扶贫工作。

“到村以后,看到村里有因病或因残致贫的一些百姓,还有因缺技术,缺劳力等一些贫困的,我就发自内心的想帮帮他们。”孟鹏飞说。

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意,孟鹏飞脱下西装、皮鞋,换上牛仔裤、运动鞋,拎着装有扶贫资料的简易公文包,走湾入户,白天访老人,晚上访劳力。田间地头、路边“偶遇”、村卫生室,这些地方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成为他走访群众了解实情的途径。

孟鹏飞说,扶贫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说到底就是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要用心用情,真心帮扶,其实要做到这些,一是要不怕吃苦,二是要不怕吃亏,三是要受得住委屈,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把他们始终当亲人。

松华村有22个村民小组,820户4040人,建档立卡初期有贫困户184户607人。在驻村的这几年,每每遇到困难,孟鹏飞总是主动向公司汇报,得到了后方单位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先后为村集体建设了产业大棚,为村里修建了塘堰护栏、水坝、路灯等,还出资对部分断头路进行了修缮,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45万元。”孟鹏飞说。

在孟鹏飞和乡村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下,松华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贫困村迈向新时代的文明村。

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村民刘桂玲说,路、卫生、环境都改变了,住在这里很好,出去也蛮方便,门口也蛮好,也很安全,都用铁栅栏拦着在。


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村民周美琦说,村里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出门都是泥巴路,现在有路灯,有广场,有花有树,现在住在这里蛮舒服的。村里的村民素质也提高了,也不乱扔垃圾了,地上到处都干净了。

经多年来同舟共济齐心奋斗,孝昌县2019年底接受国家和湖北省脱贫摘帽成效考核,全县10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孝昌县花园镇松华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尹章辉说,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有效帮扶,村民之间更加和谐,素质提高很多,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逐步提升,村内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也得到明显改善,村集体收入达到五万元以上。

“我们作为扎根基层的驻村扶贫干部,看到老百姓通过我们的帮扶过上了好日子,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的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未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心系群众,努力为他们谋幸福。”孟鹏飞说。


记者: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