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孝昌籍书法名家徐如铁的书法作品取法百家、博采古今而又入古出新、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来到徐如铁的家中,客厅中悬挂着许多书法作品,一股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徐如铁正在案前练习书法,只见他凝神定气,笔下龙蛇腾跃,“学海无涯”四字一气呵成,作品笔力苍劲、气势如虹。
徐如铁告诉记者,从6岁开始,他每天练字,不论是哪种字体,都精心研究。由于出身书法世家,所以他从小就深受熏陶,这也是他一直坚持书法事业的原因。
8岁,徐如铁就开始临习王羲之及欧阳询碑帖,12岁时开始临习王佑军草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如铁的书法作品博古之长,展今之秀。他的多幅作品被国际友人及国家领导、国家有关单位收藏。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徐如铁一直滞留在家没有返京,虽然人在家中,但他心系疫情。尽管已是70岁的高龄了,但他不甘示弱,曾和儿子一起向社区申请成为防控志愿者,考虑到实际情况,社区只同意他儿子参与到一线防控工作。
虽然没能成为志愿者,但徐如铁也一直想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于是他自己在家为重庆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创作了四幅书法作品,表达孝昌人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作为一名艺术人 ,我也是尽自己的一点小心意,也是代表我们孝昌县66万人口,来感谢重庆医疗队,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徐如铁说。
徐如铁是孝昌县陡山乡人,定居北京从事书法事业已有20多年,现为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副院长,他的字入选方正字库。
徐如铁秉承书如其人、担当社会责任,捐献攥写的金刚经作品,每次拍卖的几十万善款,都用作公益慈善事业。
徐如铁说,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当时为了赞助汶川地震义拍,他赞助了一盒红木盒包装的金刚经,当时就是在北京拍卖的高价28万,全部捐助到汶川。后来国家还授予他为“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这让他感觉很荣幸。
与同龄人相比,徐如铁在书法的道路上起步较早,走的也更踏实坚定,对于境界品格,他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书法之道确实是比较辛苦的,首先要具备“三人”的条件。“三人”的条件首先就是人品,你的人品不行,没有人跟你打交道,你有人品才有人缘,有了人缘才能给你带来人气,所以这是必须具备“三人”的条件,就是人品、人缘、人气。
县书法协会秘书长赵柏清说,徐如铁老师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老书法家,在艺术上,他从唐宋入手,以行书、楷书见长。坚持研习传统,实践传统,笔耕不辍,逐渐形成他自己的面貌,在阅历上,他从孝昌到北京,这么一段阅历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性格上,他性格开朗、豁达,与人和善,致富不忘乡梓,积极参与县内外公益事业。总之,徐如铁老师是书界的老前辈,一位老师,一位高人。
徐如铁的书法创作,笔墨苍劲、风格卓立,他的作品也被收录到2020年全国两会书画作品展册中。
文脉延续,书香萦绕。每位艺术家的作品感染力,源自于艺术家内心丰富情感的表达,徐如铁将个人情怀转化为书法艺术,其作品鲜明的节奏感折射的正是当下时代的审美追求,他不仅注重个人书法技巧而且始终心系艺术的教育与传承。近年来,徐如铁时常回到家乡,走进校园开展书法教学,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徐如铁说,只有让孩子们在书法学习中感到快乐,培养对书法的兴趣,以及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养成细致、专注、沉着的学习品质,带领他们走上正确的书法道路。
“在中小学书法进校园,书法进社区,书法进学校,我都是免费的跟他们讲课,就是在孝昌的老年大学,我也是跟一些退休的老干部,爱好书法的一些爱好者,我也讲了好几次课。什么叫传承,就是以古人的东西,传承下去,让老百姓能够接受,这就是我们搞艺术的宗旨。”徐如铁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对于书法,徐如铁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执笔于手,巧悟于心。对于孝昌今后的书法事业发展,作为孝昌县政协委员的徐如铁,他说有责任担当孝昌书法之乡的培训。
“我个人希望,在我们孝昌,加大力度对中小学教书法老师进行培训,如果说有需要的话,随时跟我说,我都可以免费的回家培养老师,培养学生都可以,这是我的责任,因为我在北京这么多年,个人也有一点小成就,希望把我们孝昌书法之乡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徐如铁说。
记者:周瑶 董维文
编辑:王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