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巷镇: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舞台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周巷镇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以扶贫车间为载体、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核心,“送岗上门、就近就地就业”的扶贫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贫困户能早日脱贫找到了一个新门路,赢得了群众交口称赞。

  记者 高子贵: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周巷镇月塘村的扶贫车间,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有许多忙碌的工人,她们大多数都来自这个村,但这里不同以往的严肃,我听到了许多欢声笑语,这个车间不仅给她们提供了一份收入,还丰富了她们的生活。

  在这个扶贫车间里,每天都有近40名妇女,她们在这里有说有笑,边工作边聊天,不仅打发了时间,还能赚取收入。

  周巷镇月塘村村民 冯慧珍:家里种了一两亩田,这个厂开了,我们能在这儿挣点家用,有农活就不来,没事就来,一个月有一两千块钱的收入,在我们农村还是很不错的。

  今年47岁的刘秋华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在家种田,家里有两个孩子读书,之前也想尝试去外地务工,但是老人孩子无人照料。正愁没有办法的时候,村里办起了扶贫车间,刘秋华被招进“扶贫车间”,计件工资,刚来一个月就挣上了一千多块钱。

  周巷镇月塘村贫困户 刘秋华:我的两个孩子正在读书,负担蛮大,老公也是务农。我们就在这儿赚点钱补贴家用,都是老乡在这里,一起说说笑笑过得蛮开心,一个月还能增加点收入。

  有活干,有收入,贫困村民脱贫有望,潘伦刚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潘伦刚告诉记者,村里多数家庭妇女都有熟练的缝纫技术,开办制衣厂式的扶贫车间,在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能很好的解决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和企业用工难题。

  周巷镇月塘村党支部书记 潘伦刚:为在家的妇女劳动力提供就业,以贫困户为主,后期技术熟练以后计件,平均工资2000—3000元。下一步将把在家和闲置的妇女劳动力召集起来,继续扩大规模,让贫困户致富,让她们能赚好钱、就好业,带好孩子,照顾好老人。

  近年来,周巷镇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贫困户人力优势,大力推广“扶贫车间”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引导和扶持当地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布局设点,结合创建全省金融精准扶贫示范乡镇契机,在小额信贷方面向“扶贫车间”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鼓励村级设立“扶贫车间”,围绕“扶贫车间”的技能培训需求,结合“支部主题党日”、“农民夜校”等开展培训,提升村民素质,拓展就业空间。截至目前,全镇共建立制帽厂、制茶中心、家具厂等“扶贫车间”9个,共吸纳贫困人口300余人,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 周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