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驻村”为“住村”,访贫济困,视“穷人”为“亲人”。在周巷扶贫工作一线,有这样一名扶贫队员,他带着感情抓扶贫,在脱贫攻坚路上闪耀新时代的光芒,他就是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工作管理局驻村扶贫干部周旷。
周巷镇大屋村共有446户,20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09人,其中五保户21户,低保户29户。自今年3月份驻村以来,周旷就密集开展走访,摸清贫困家庭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他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吃住在村、工作在村。
周旷告诉记者只有专下来、住下来才可以沉下来,才有时间到贫困户家里去走访,对贫困户进行详细的政策解答,然后有的放矢为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宣讲的一线课堂和精准对象的“检验场”,周旷和驻村工作队广泛组织“屋场院子会”,到目前为止,大屋村共开了11次屋场院子会。
周旷说,要搞好精准扶贫工作就要给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造血功能,扶贫扶志,让贫困户自己来激发他的内生动力,早日脱贫致富。
自从开办屋场院子会,老百姓的积极主动参与让原来一本“糊涂账”水落石出,火眼金睛地识别出“谁穷、谁不穷、谁真穷、谁最穷”,让干部挺起责任,群众体现公心。
在扶贫工作中,周旷通过以拉家常等方式与村民们全面了解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激发了贫困群众宁愿苦干、不要苦熬的脱贫热情,有效摒弃贫困户等、靠、要的惰性思想。
县交通局农村工作管理局驻周巷镇大屋村工作队员 周旷:通过屋场院子会的召开,我们干群关系,群群关系都迅速得到化解,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也支持了,这样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开展工作。
人穷志短,贫穷的根源在于志穷,志不立起来,再多的投入都难以改变根本。周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扶贫先扶志,通过“精神脱贫”引领“物质脱贫”,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县交通局农村工作管理局驻周巷镇大屋村工作队员 周旷:我们用锣鼓队、广场舞的形式来宣传扶贫扶志,把脱贫靠自己双手的思想传递给贫困户,同时还挖掘一些脱贫的先进典型,让扶贫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周旷采取这种精神鼓励式的宣传方式,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激发了他们改变贫困的愿望,破除“人穷志短”和“等靠要”的思想,同时,使他们树立了“我要过上好日子”和“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理念,让摆脱贫困的气魄与力量成为贫困群众最大的财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