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河镇夏庙村,热辣的太阳晒得人都睁不开眼,50岁的杨合玲正在鸡场里忙活着。一头精干的短发,穿着一双雨靴,眉眼间很精致的一位女子,很难猜出她就是这个养鸡场的贴身管家。“咯咯咯,咯咯咯”伴随着声声吆喝,成群结对的土鸡,从灌木丛中冒了出来,将她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吃着杨合玲洒下的玉米粒儿。
杨合玲告诉我们,原本她的家庭很幸福,一儿一女,她和老公在外打工补贴家用。好景不长,老公糖尿病加重,引发急性肾衰竭,每年的医药费及日常生活开支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些年,为了给老公治病,杨合玲家里负债累累。
“散养土鸡走俏,城里人都爱买。”家门口有好山好水好生态,杨合玲觉得山林养鸡是条“好路子”,但没有钱买鸡苗杨合玲也是干着急。怀揣着仅有600元,杨合玲四处借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鸡场迎回了第一批鸡宝宝。购买鸡苗,搭建鸡棚,杨合玲夫妇甩开膀子干起来。
在山林里养殖,土鸡可以觅食林间青草、虫子和飞蛾等,每天还要吃两餐主食,以苞谷米、麸皮为主,辅之以青草料。杨合玲介绍,为了保证土鸡的活动空间和质量,每亩林地最多投放100只鸡,饲养必须超过180天,养鸡场内建设了几个鸡棚,进行分批饲养。到了夏天以后,他们养殖的土鸡开始产蛋,散养的的土鸡蛋1元1个,在小河、小悟和孝昌县城十分畅销。
“2016年,遇到禽流感,好在前期经营比较好,刚好保本。”杨合玲说起那次禽流感事件,至今还心有余悸。为了全心照顾这些鸡宝宝,杨合玲和老公决定把家搬到鸡舍,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更方便伺候好鸡宝宝。除了睡觉,杨合玲其他的时间不是在鸡场干活就是到处请教养鸡“秘诀”,村里人给杨合玲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鸡管家”。
2016年,杨合玲被列为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实施精准扶贫,驻村干部工作队对杨合玲家开展“一对一”帮扶。考虑要杨合玲家庭特殊原因,工作队主动邀请县畜禽养殖专家上门指导,还免费为鸡场提供饲料。杨合玲夫妇也特别爱学习,夫妻俩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向周围县市的养鸡专业户“取经”,逐渐摸透了林下养鸡的“门道”。鸡场由原本的千只小鸡扩大到上万只。
为了打开销路,杨合玲跑遍孝昌的大街小巷,并免费将鸡蛋放在酒店让顾客尝鲜,她告诉记者,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心经营,顾客吃得好,酒店自然就会下订单了。目前,杨合玲已经签约了5家大型餐饮企业。
如今,杨合玲的养殖场销售蒸蒸日上,养殖场里不仅有鸡,还养了鹅、豚。高峰时期,土鸡平均每天可以产2000个蛋,土鸡蛋供不应求。到了冬季,土鸡、豚一批批出栏,销售十分火爆。“20多一斤,一只鸡六七斤重,能卖100多元。”杨合玲说,掌握了养鸡技术,现在年收入在10万以上。
谈起未来的发展,杨合玲夫妇充满了信心,下一步她将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人吃上绿色、无公害的土特色产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