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根根:昔日门外汉 如今土专家

  唐根根出生在邹岗镇校堂村一个贫困的农家,因为身体残疾,成长的路上历经坎坷。25岁的他,依靠勤劳和勤奋,刻苦学习养羊技术,从一个养羊门外汉,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土专家,努力浇灌出美好的生活。

  唐根根自幼四肢无力,走路也困难,时不时就摔跤。有时,伤势严重,还不得不转到孝感住院治疗。

  唐根根的母亲 何华云:转院到孝感的时候,我边走边哭,他说妈妈你不用哭,不用治了,我死了算了。但他这样说,我更加伤心。

  那一年,唐根根只有四岁。为了治病,母子俩不仅跑过孝感的医院,也多次到武汉寻医问药。时光流逝,唐根根的身体状况一直不见好转,但他始终坚持上学。只是好不容易上到了大学,却因身体原因一度被劝退。

  唐根根的母亲 何华云:上了一个星期的学,学校领导说,你把他带回家,学费我们全部退给你。我说,我把他带回家了,以后他不好面对生活,对他压力很大。

  唐根根肢体二级残疾,成长之路上,摔过无数次跤,流过无数眼泪。即便上学的支出不小,可为人父母,怎会轻言放弃。

  在爱的守护下,唐根根圆了大学梦。然而,到2016年毕业之时,找工作却屡屡碰壁。无奈之下,他回到了家中。这些年,父亲常年疾病缠身,尽管勤劳苦作,但家里总是入不敷出。自己大学毕业,却不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唐根根一度十分沮丧。那后来,是什么让他豁然开朗呢?

  原来,唐根根找工作遇挫后,父母劝他留在家里一起发展养殖。而当初,虽然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但唐根根有些顾虑。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村民 唐根根:一开始,我觉得养羊是大块头的人做的。

  记者:刚开始觉得个子小了,养羊这个事,你干不了?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村民 唐根根:觉得干不了这个事情,我就比较抗拒。

  父母多番鼓励,唐根根最终鼓起勇气尝试,而在一次次努力后,唐根根不仅学会了喂羊、帮助生产,还能给羊治病。2016年,家里的羊品质不错却有些瘦弱,羊羔死亡率也比较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四处询问经验,唐根根尝试用牛奶喂养。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村民 唐根根:死亡率降低了,就觉得可以大面积的推广。

  唐根根的母亲 何华云:前天,羊中毒了,他在手机上搜索方法,最后把羊治好了。

  聊着养羊的故事,唐根根一直是面带笑容,从未提及苦累。

  唐根根的母亲 何华云:那不是累,那是相当的累。白天要放羊,晚上下羊的时候,每晚要给它喂两次奶。

  邻居 杨明凤:我晚上睡觉醒了后,还听到他们一家在做事。

  除了日常的喂养,唐根根还经常琢磨如何缩短生长周期、如何增强小羊的体质。又苦又脏的活,唐根根却干出了一番别样的滋味。

  唐根根的母亲 何华云:他只拿一根树枝,那只羊听见了,无论多远,它都要跑到他身边来,他一个人训练了一只羊。

  记者:您觉得他在养羊中找到了乐趣吗?

  唐根根的母亲 何华云:找到了。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村民 唐根根:当一个人从低谷往上走,慢慢获得成就感的时候,就感觉越干越有劲。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村民 唐根根:一开始我们也是不懂技术,羊运进来的时候,因为别人为了图质量、图重量,给它们喂了很多玉米。拉回来的时候就拉稀,我们不知道怎么办,就到处询问,最后是我外婆家的一位老师傅,给我介绍了用药。用氧氟沙星药,配上消炎的药,然后就治好了,我们很开心。后来羊一病了,我们就去问师傅,经常细心的一病多问,知识就堆积在脑子里面,我就慢慢成了专家,我是土专家嘛。

  越干越有劲,唐根根闲不下来,而这样的付出,让他也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村民 唐根根:去年卖出了90多只,纯收入是6万多元。

  去年,长期被贫困萦绕的唐根根家实现了脱贫。今年,他们将养殖规模从300只多扩大到400多只,市场行情不错,效益值得期待。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帮忙申办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帮助协调扩建的征地问题,这也让唐根根更加坚信,农村是一片宽阔天地。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村民 唐根根:觉得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实现脱贫致富,今年养羊计划扩大到一千只。

  从一无所有到成立唐根根养羊专业合作社,一路艰辛、一路坎坷、成功总是为努力付出的人所准备的,我们惟愿唐根根在养羊发家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宽。

(作者:刘东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