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解惑、找答案。昨日,第二届乡贤论坛在武汉江夏闭幕。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该怎么发力”等话题,本届论坛与会专家和诸多乡贤、村干部、返乡创业者们进行了一场思想的碰撞。
一产为基,接“二”连“三”发展
“要想人心不散、活力不减,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上,海南火山村荔枝创始人陈统奎介绍,当地家家户户都种植荔枝,2014年,他创立了火山荔枝品牌,让农民用自然农法种植荔枝。
纯天然的荔枝让消费者赞不绝口,一斤66元还供不应求。现在,他不仅仅局限于卖荔枝,还同时在开发荔枝干面包、冰淇淋等产品,在村里开展文化创意、旅游等业务。“乡村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卖光了就没了。但如果把农产品深加工、文化品牌加进去,就可能以小搏大。”陈统奎说。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有同感。他认为,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发展设施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以一产为基,实现接‘二’连‘三’的发展”。“二产业要适度集中,不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三产业要找出特色,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全面发挥当地乡村的潜力,真正使村民增收富裕。”黄亚平说。
乡建,一定要把人心找回
“把人心找回来,才能把人聚起来,故乡才有未来。”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乡贤樊益良说。
几年前,樊益良回乡参与乡村建设,曾一度遭遇碰壁——一开始直接出钱捐物,村民们不理解不支持也不配合。去年首届乡贤论坛上,他接触到我省“四位一体”(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成就新乡村生命体)乡建理论,才想明白:人心不齐,任何尝试都会失败。
之后,樊益良和村干部组织群众外出参观考察,开展讨论学习。召开村民大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发动村民一起清洁家园,在劳动中培养感情。很快,同一批村民表现判若两人——有人主动跳进池塘捞垃圾;家家入股成立村民合作社,股金高达260万元;20多个年轻人,放弃城里工作回乡搞建设……“新农村一定是‘心’农村”。”省村镇建设协会理事长王伟华指出,乡村建设不能只做好规划和建设,应通过清洁家园等集体行动,让大家扫地也扫心,新村变“新”也变“心”。
农民就是乡建人才库
“搞乡村建设,人才最稀缺。”杭州美丽乡村培训学院院长林荣斌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农业企业家,其次是乡村职业经理人,第三类是新型农民。“光靠学院专门培训,毕竟有限。从农民之中发掘乡建人才更重要。”成都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荣誉村长陈奇介绍,该村每半个月会举办一期农民夜校,讲授乡村规划、茶叶保育知识等,效果很好。如今,村里的游客解说员,就全是经过培训的村民,导览、自行车租赁等业务都由村民负责,经营收益大家分红。
“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钟祥市客店镇党委书记朱克举说,近两年来客店镇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正是借群众热情解决了乡建主体问题,借群众智慧解决了乡建“(技)艺”问题,借群众力量解决了乡建“钱”的问题。
王伟华更是呼吁,改变以前乡建自上而下扶持的模式,把群众组织起来,政府只是当教练,社会资源当陪练,让村民当运动员,市场当裁判,打造“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引领、以自然人文为特色”的美丽乡建湖北模式。
请输入验证码